手机版

彝族的婚俗文化

26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3 14:00:23     编辑: 云岭彝州

在云南武定那边的彝族,有个很有特色的风俗“哭嫁女”当女儿出嫁的时候,有“哭嫁”的婚俗,在这个地方传统风俗保留的比较完整,有“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的说法。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

哭嫁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等…哭述的内容,经过多年的累积,逐渐衍化成有一定调式和韵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这首《哭嫁歌》,内容上既有哭父母,哭哥嫂,也有哭一起长大的伙伴,曲调凄婉动人,听了不禁叫人直抹眼泪,出嫁的女儿,舍不得离开生养自己的父母,舍不得离开陪伴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儿。

女儿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父母,父母何尝舍得让女儿离开家,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次拥抱你的人,不是你的丈夫,是你的父母;第一次亲吻你的人,不是你的丈夫,是你的父母;第一个保护你的人,不是你的丈夫,是你的父母。当他们把你的手,交付给另一个男人的时候,有千万个舍不得,萦绕在他们心头。所以,不管你是嫁的近还是远,都要经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

姑娘要出嫁了,父母邀集亲友,在场院里用树枝搭起“青棚”,在地上铺上青松毛。在大门口插上两颗青松树,出嫁的头一天晚上,姑娘就要由女伴陪同到青棚里歇宿。离开自己的住房前,姑娘拜别父母,依依难舍。

哭词:大片田地里,谷稗一起长。

留谷作种子,稗子被抛弃。

留种心得意,被弃心不甘!

房宅十余间,子女排成行。

留子守家业,把女嫁出去。

子留固得意,女嫁心不甘。

姑娘由女伴陪同到了青棚里,当然无法睡着,听风远处传来阵阵鸡叫声,想到很快天就要亮,太阳就要出来,自己就得离开家园,出嫁他乡,禁不住悲从中来,于是又边哭边唱道:

青棚十一排,亲朋已熟睡。

姑娘还不睡,不睡为什么?

志在守田园,要居自屋内。

守既不可能,管家亦不成。

不守心尚可,不管心难安。

姑娘非常不愿意离开爹娘,离开从小相处的伙伴,离开家园,可是时间快到了,又不得不离开: 但愿鸡莫叫,鸡若肯不叫,

炼银镶鸡嘴,炼金镶鸡冠。

但愿天莫亮,天若肯不亮,

炼金铺天宫,炼铁铸天城。

但愿日不出,太阳肯不出,

背泥补山孔,挑水洗山峰。

进而又想到被娇惯的少女时代,想到将来的命运,更是有许多话要哭诉:

生长母家时,睡时枕母臂,

饥时食母饭,寒时穿母衣;

不下塘汲水,不上山砍柴,

挖菜不攀篱,慈母为照理。

嫁到夫家去,砍柴登高山,

汲水下池塘,挖菜攀刺篱;

菜叶若枯黄,夫家说闲话,

汲水水浑浊,夫家闲话多!

哭嫁是彝族婚俗中一道绚丽的风景,是武定彝族一项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它表达了彝家女儿对"父权制"社会下女儿无自主婚姻,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是对男权社会的鞭笞和控诉。彝族自改土归流汉多彝少的状况下开始漫长的彝儒对话,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保持着自己的哭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