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肥乡地图各县分布图(河北省肥乡区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5 17:30:35     编辑: 大坎历史

邯郸市肥乡区总面积约503平方公里,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辖区东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处东经114°37′至115°01′、北纬36°29′至36°40′。东与广平县交界,南与成安县相连,西与邯山区接壤,北与永年区、曲周县毗邻。肥乡历史悠久,赵武灵王在此建造了供夫人游玩的“夫人城”和防魏入侵的赵长城。肥乡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有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有北宋圣相李沆,有明代“一门两尚书”户部尚书张学颜和骠骑大将军张懋忠等。

历史沿革

据《嘉靖广平府志》及《肥乡县志》记载:唐尧之世,大禹治水成功,定九州,今肥乡地属冀州域。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按肥乡,当时叫列人,也叫葛蘖(见《战国策》),魏惠王八年取肥(见《竹书纪年》)。《通志》:“古时有以肥作姓氏的。肥氏的先辈有封于肥乡的”。《旧志》:“肥义(赵惠王的相国)辅助惠文王,而死于惠文王的难。后人嘉奖他的义烈,就把这个地方起名叫“肥乡”。这是肥乡的开始,当时还没有建置县份。

前汉,属平干国,又属广平国。还有其它名字,象榔裴、邯清、邯会,当时属于魏(就是邺,即现在的临漳县),列人属费广平国。按:榔裴、邯沟、邯会都是侯国,到后汉的时候侯国除去。《广平府志》:“汉时在肥乡东北地方建置列人县,邯郸以东称蒲县,王莽时把蒲县地改为列人所致。

后汉邯沟属于魏管辖,列人属于广平国。广平国省去后,列人入巨鹿郡管辖。列人这个名字经过魏、晋仍然存在。

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二年(公元前221年)革邯沟、列人、蒲县地建立肥乡县,这是有肥乡县的开始。

晋时列人、肥乡属于广平。

南宋(南北朝)肥乡仍属广平。

东魏肥乡县省去入临漳县,又把斥漳县并入列人隶属于邮。

北齐废列人并入临漳。

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又建置肥乡县,开皇十六年改为清漳县,均属武安郡。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肥乡建置紫州,四年(公元621年)紫州废去,属于磁州,六年又把肥乡改属洛州.开元(玄宗李隆基)时期属河北道,肥乡属雄州望县,武宗(李炎)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省临漳并入肥乡.

五代属洛州。

宋属广平武安郡。

金属广平郡。

元属广平路。

明属广平府。

清属直隶省广平府。

1912年(民国初年),肥乡县隶属直隶省大名道。

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肥乡县属之。

1937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日寇侵占肥乡县城。

1938年,肥乡县属河北省冀南道,同年四月,肥乡县成立抗日政府,在县东北部一带农村流动办公.属冀南第三行政专署。当时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下辖三个区:旧店一区,城关二区,天台山三区。

1945年农历九月十五日,肥乡县解放,人民政府驻今肥乡县城关隶属未变。

民国37年(1948年)5月,属华北人民政府冀南第三专员公署。民国38年(1949年)8月,属河北省人民政府邯郸地区。肥乡县属邯郸专区。1958年10月,肥乡县并入曲周县。属邯郸专区。1960年5月,曲周县属邯郸市。1961年6月,肥乡县从曲周县分出,恢复肥乡县建制。1970年属邯郸地区,1993年属邯郸市至今。

2016年9月30日下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北省调整邯郸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肥乡县,设立邯郸市肥乡区,以原肥乡县的行政区域为肥乡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1949年建国,属河北省邯郸专区。全县以序数划分为五个区:东漳堡公社、大西高公社、旧店公社、北高公社、北口公社为一区,崔庄公社、毛演堡公社为二区,元固公社、屯庄营公社、河头堡公社为三区、大寺上公社、大西韩公社,天台山公社为四区、幸安镇公社、张达公社、白落堡公社、常耳寨公社、城关公社、翟固公社为五区。

1950年6月,全县并为三个区。第一区旧店、第二区城关、第三区天台山。

1954年5月,撤区建乡,全县建42个乡。

1958年2月,全县42个乡合并为12个乡。

1958年7月30日,广平县并入肥乡县建制,同时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撤去乡级政府,建立肥乡、天台山、旧店、广平、平固店5个人民公社。9月,公社建管理区管理生产大队(村)。10月,肥乡县并入曲周县。

1959年3月14日,原肥乡的天台山人民公社划归永年县。

1960年春,肥乡县撤消。肥乡县的大西韩公社、大寺上公社、辛安镇公社、张达公社、天台山公社、白落堡公社并入永年县;肥乡县的城关公社,常耳寨公社、毛演堡公社、崔庄公社、翟固公社、大西高公社、河头堡公社、东漳堡公社、屯主营公社、旧店公社、北高公社、北口公社、元固公社并入曲周县。

1961年月恢复肥乡县建制,公社规模缩小,全县辖大西韩,大寺上、天台山、辛安镇、张达、白落堡、城关、元固、常耳寨,毛演堡、崔庄、翟固、河头堡、屯庄营、大西高、北高、北口、旧店、东漳堡等十九个公社。

1962年3月,原广平县从肥乡县析出,河头堡公社回归肥乡县建制。同时撤销县工作委员会,全县共设19个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全县改设19个乡镇。

1996年6月,全县19个乡镇改建为2个镇、7个乡。共263个行政村。肥乡镇由肥乡镇、常耳寨乡、翟固乡合并组建。由天台山镇、张达乡合并组建。天台山镇由大西韩乡、大寺上乡合并组建。大西韩乡辛安镇乡由辛安镇乡、白落堡乡合并组建。由毛演堡乡、崔庄乡合并组建。毛演堡乡由旧店乡、北高乡合并组建。旧店乡屯庄营乡由屯庄营乡、大西高乡合并组建。元固乡由元固乡、河头堡乡合并组建。东漳堡乡由东漳堡乡、北口乡合并组建。

2013年,撤销辛安镇乡,设立辛安镇镇(。调整后,辖3个镇、6个乡:肥乡镇、天台山镇、辛安镇镇、大西韩乡、毛演堡乡、元固乡、屯庄营乡、东漳堡乡、旧店乡。

2015年,撤销大西韩乡,设立大寺上镇。

2016年9月30日,撤销肥乡县建制,设立邯郸市肥乡区,以原肥乡县的行政区划为肥乡区行政区划,肥乡区人民政府驻地肥乡镇南关,位于广安路东一号,辖五镇四乡:肥乡镇、天台山镇、辛安镇镇、大寺上镇、东漳堡镇、毛演堡乡、元固乡、屯庄营乡、旧店乡。

2021年1月15日,撤销屯庄营乡设立西吕营镇,撤销毛演堡乡设立毛演堡镇。

2022年1月6日,经河北省政府批准,肥乡区:撤销元固乡,设立元固镇,撤销旧店乡,设立北高镇。自此肥乡区辖:肥乡镇、天台山镇、辛安镇镇、大寺上镇、东漳堡镇、西吕营镇、毛演堡镇、元固镇、北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