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宝泉岭在哪(宝泉岭地名由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4 09:16:30     编辑: 随性自由的钢笔P

秀义


宝泉岭农垦城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境内,坐落在黑龙江、松花江两江下游交汇地带的三角洲平原西部的小兴安岭余脉宝泉岭山脚下。西距鹤岗市区22公里,东至萝北县城凤翔镇39公里,往北16公里进入小兴安岭南麓的鹤北林区。佳鹤铁路和国道332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在的中心城区始建于1950年4月,原是东政解放一团创建的宝泉岭农场场直地区,发展于1969年2月农垦建设兵团二师机关迁到此地,直到1977年2月宝泉岭管理局在此成立,逐步发展成为宝泉岭垦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区域。现在是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机关、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和宝泉岭农场有限公司(原宝泉岭农场)所在地。

宝泉岭农垦城兴建于新中国对北大荒70多年的开发建设,而当地的垦荒史却经历了晚清、民国、伪满洲国、新中国等四个时期。从考证宝泉岭地名的由来,回溯宝泉岭千百年历史文明的印记。

因山得名

宝泉岭山脉地处逶迤起伏的小兴安岭东南麓的萝北县境内。由25座海拔100m以上山岭组成,最北端是白沙山(当地人也称:小东山),因山体由浅色珍珠岩矿砂组成而得名;东部木耳山随蜿蜒的都鲁河而走,直到最南端的东山(又称:彭良义山)。木耳山盛产野生黑木耳而得名,是宝泉岭的海拔最高峰226m;中部是海拔221m的火烧山,因秋季山顶红叶满山,远远望去在叠嶂起伏的宝泉岭中似乎火烧满山而得名;西至梧桐河畔的龟山,以秋季龟山红叶闻名遐迩;宝泉岭从北至南走向绵延14.5公里,东西横跨9.2公里,是小兴安岭的余脉。

地形全貌图:《新满洲国图》比例尺地图(1:250000)

查阅文献记载,最早标有宝泉岭山脉记载的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黑龙江全省总图》,因绘制技术原因,位置标注并不准确;而绘制山脉地形全貌最全面和清晰的是经过测绘的比例尺地图(1:250000)伪《新满洲国图》。而《萝北县志》记载的1915年萝北县行政区划西南乡所辖:宝泉岭村,是文献中最早记载的村屯地名。《宝泉岭农场志》记载,1950年4月宝泉岭农场名是东政解放一团团长王世英起的,1952年5月经东北军区批准正式启用。因此,宝泉岭先有山脉名记载,后有村屯地名记录。从地名称谓的字意理解和当地历史地名有“依山傍水”命名的惯例,宝泉岭地名是因山得名。

宝泉岭山脉又因何得名呢?文献中并未记载,但是,宝泉岭上山泉多,《满洲国新图》比例尺地图,曾经标注为:包涧岭。从各时期山脉名称的词意理解:宝和包是谐音,泉是指山岭上流淌的泉水,涧是指山间流水的沟,特指山夹水之意。每到春夏季,冰雪融化,大地复苏,宝泉岭上也会涌出众多山泉水顺山间而下,形成小溪沟壑,注入都鲁河内。现在宝泉岭山脉最高峰木耳山东南坡仍有一口四季寒暑都涓涓流淌的泉眼。建场初期,有民间口传宝泉岭上有一口“古泉”,山因此而得名的传说。虽无从考证,但表达了当地人们对家乡美好的愿景,后来被收录到农场志书中。

都鲁河 图片来源:《宝泉岭农垦志》 摄影:张艾林

早期先民

据文献记载:自新器时代起,宝泉岭周边就有华夏先民在此处活动,2011年萝北县文物所在宝泉岭西北原29队(龙家窝棚旧址)营区附近发现新石器时期的陶片;2019年宝泉岭农场在35作业站进行水利施工时,发现北魏时期勿吉人使用的陶器,印证了历史上古人在此地劳动生息和繁衍的信息。上朔古代商周时期,宝泉岭属古肃慎国,肃慎部族(即今满族的祖先)是东北黑龙江流域最古老的居民。随着历史文明的进程,汉代肃慎族的后裔搂邑、北魏的勿吉、隋唐时的黑水靺鞨一直有分支部族在这个区域生活居住。到辽代女真崛起,从氏族部落过度到文明社会,宝泉岭地区的梧桐河、都鲁河是辽、元、清代运送皇家贡品猎隼“海东青”所用的历史上著名水路交通线--鹰路的分支。明代时,在脱伦(都鲁)河下游曾设置脱伦卫,五屯(梧桐)河中游设立五屯卫,加强该地区女真各部的管理。

海东青:夏季栖息于小兴安岭

清顺治年间,统一中原。女真族改满洲后,白山黑水之间的“土著(满族)居民,从龙入关,迁徙一空”。从1661年起至1904年间,清政府加强了对东北地区控制,实行了长达240年的保护“龙兴之地”的封禁政策。

封禁时期,禁止关内汉人流入东北地区。而原住民中满族人多南迁,剩余的其他原住民,多游牧渔猎,少农耕,此地人烟更加稀少,荒野千里。每到夏季汛期,松花江水顶托倒灌梧桐河和都鲁河,致使“两河一江”长年水患,宝泉岭周边多沼泽,虽有黑土沃野干里,但一直未农耕垦殖。秋季洪水退去,在宝泉岭周边的平原低洼处形成了大大小小、星罗密布的湖泊和水泡子。

湖泡里孕育了丰富的鲫鱼、鲤鱼、胖头鱼、鲇鱼等几十种鱼类,湖泡边栖息着大量丹顶鹤、苍鹭(长脖子老等)、鹭鸶、野鸭子等几十种禽鸟类在此繁衍。在宝泉岭上虎、熊、狼、狍子、野猪等近百种野生动物出没于山岭与湖泡之间,形成大自然的完整生物链。以江河为交通,吸引来周边众多部族狩猎者和鱼户,他们在沿河高地建筑“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的半地穴式居所,过着“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渔猎生活。在宝泉岭周边山坡或是高地上长期居住下来,每户多隔湖泡为邻,因此,宝泉岭周边就形成了许多单户小村落。

放荒初垦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撤销封禁政策,在汤旺河设立招垦局,招户开垦。1906年在鹤立岗(现今鹤立镇)设立汤原县清丈公局,将梧桐河两岸荒原纳入其垦殖范围。1908年吉黑两省划界后,松花江以南为吉林省,以北为黑龙江省,宝泉岭地区随汤原县一同划归黑龙江省兴东道管辖。

1908年8月,在哈尔滨经商的粤商陈国圻等在鹤立岗成立兴东垦务公司,从招垦局购买了“梧字段”放毛荒权,开始放荒垦殖,其垦殖区域北达烟筒山,东临都鲁河,西越梧桐河,南抵松花江(即今宝泉岭、梧桐河农场全境),规模颇为宏敞。放荒数年后,宝泉岭村在宝泉岭山脉南坡形成。

上图是《萝北县志》1982版记载的宝泉岭村。但是,宝泉岭、烟筒山、延兴村屯的今名或位置记录与实际有误差。之所以有误差,多因清末、民国地图的地图绘制技术有关(见下图),或因编者不熟悉农垦系统地名所致。而伪《满洲国地图》(下段图)都是经当时日本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测量绘制的比例尺地图,相对地形地貌\位置更准确。从测量精准的地图上可见,二十世纪初日本政府侵占东三省的野心是筹谋已久。

民国绘制的府县图:来源于民国期《黑龙江志稿》

建置与衰落

《萝北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土匪猖獗,外贼入境搔扰”。萝北县内村屯人口稀少、相距甚远,居民不便彼此相救,县府也难及时捕剿,于是增设区级政府,以期守望相助,加强地方治安。1921年,萝北县公署在宝泉岭屯设第五区级政府,更名宝泉镇。1929年 2月国家官制改组,基层政权撤销区级,改行乡镇制。仍沿用名宝泉镇,是萝北县区域内8镇之一。

1935年伪《满洲地图》(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印制) 宝泉镇

【地图:兴山镇(今鹤岗市)沿兴汤公路越梧桐河至宝泉镇(今宝泉岭)向北连孙家船口(今宝泉岭尚志)至都鲁河金矿区;从宝泉镇向东至李家窝棚(今萝北凤翔镇)过鸭蛋河至兴东(萝北兴东村)】

东北沦陷后,日寇为了掠夺东北地区的煤炭、黄金、粮食等战略物资,对当地人民实行严苛的统治。1933年(伪大同2年)伪满萝北县公署推行保甲制,将民国时期县内8镇改为8区,各区为一保,保下设甲,甲内10户编为1牌。宝泉镇编为第八区宝泉保:辖4屯、3牌。1939年1月伪满萝北县废除保甲制,实行街村制。全县8保64屯合并后仅剩6个村屯,宝泉岭岭南各村屯集中并入宝泉保(宝泉屯)。同年6月,伪满洲国在汤原县格节河、青黑山线以东至都鲁河地区新设置鹤立县,宝泉保(屯)和梧桐保(屯)划归伪满鹤立县管辖。

下图,《萝北县志》1982版记载,宝泉镇今名或位置记录与实际有误差,尤家窝棚应为龙家窝棚(原宝泉岭农场29队),解放一团建场时先遣队曾在此搭建了第一个窝棚。

1936年以后,日伪实施并村归屯政策,将原有村屯房屋全部拆除,到处抓捕和屠杀与抗联有联系的村民,没收他们的土地,将土地分给伪满开拓团。试图用严苛的统治,切断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已达到将抗联困死在冰天雪地的大山深处的目的。经历了伪满时期后,宝泉岭地区原有的垦荒屯,大多人去屋塌,宝泉镇(屯)仅剩8户人家。

垦荒新篇

据《宝泉岭农场志》记载,1949年冬,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踏察小组分南北两路从鹤岗出发,来到宝泉屯汇合,并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宝泉岭。团长王世英命令李达生绘制了一幅1:50000的地形草图,正式选址在宝泉岭建立农场。1950年2月,东北军区政治部联络部正式批准在宝泉岭建立农场。4月,解放一团整建制从原驻地辽宁鞍山开赴到宝泉岭,团指挥部就设在宝泉屯。4月15日在宝泉岭南坡(今尚志公园门前)打下零号木桩,按此为起点规划场区,就是现在农垦城的起点。1952年5月1日,根据东北军区命令,解放一团正式撤销番号,创建的农场正式命名为宝泉岭国营机械化农场,宝泉岭也正式成为新中国版图中的一个地名。

宝泉岭南坡0号木桩位置

历经70多年几代农垦人的开发建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宝泉岭已经发展成为“农工商贸学一体化”的现代化新兴农垦城。


注:宝泉镇遗址。

原来的宝泉镇(屯)建场初期是解放团一大队,岭南作业区(一分场)所在地。50年代末,农场人口增加住房紧缺,急需建筑材料。因此地是高岗,土质资源又适合制砖,农场在此建立砖厂南窑地,方圆几公顷的土层全部烧制成砖。现宝泉镇(屯)屯遗址处仅留存砖厂南窑地办公室及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