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清明的传统节日风俗,你还知道哪些呢?

59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6 14:44:29     编辑: 山东昌鼎企业管理咨询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有着诸多的传统习俗,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两大礼俗主题。


扫墓祭祖是尊祖敬宗、继志述事道德情怀的表现,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和孝道文化,家族以及民族的凝聚力得以代代传承。


老辈人说遵循老传统,寓意子孙不富也安康。那清明节又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1.祭祖


在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祀祖先、扫墓扫墓等节日从此成为延续不断的习俗和传统。即使在今天的社会,人们仍然有清明节前后扫墓祭祖的习俗:在坟墓前除草、摆供品、上香祈祷,焚烧纸钱和元宝,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纪念祖先。


2.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大好时节。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出游的习惯。相传,很久以前就有清明踏青的活动。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是遵循季节和节气。阳春三月,生命力开始旺盛,万物发芽,有极大的健康益处。

3.吃青团

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清明时节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上海、宁波叫青团,苏州叫青团子,杭州叫青团子或清明团子,南京称清明团或春团,温州叫清明饼儿,金华叫清明果儿(月牙形的叫清明饺儿),台州人则叫青儿。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在寒食期间,百姓熄炊,“寒食三日”,打青团,便是清明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制作活动之一。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插柳的风俗。

5.插柳戴柳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节,值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6.放风筝


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流行的习俗。对于古人来说,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巫术:他们相信放风筝可以让他们的污秽消失。因此,在清明节放风筝的时候,很多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疾病和疾病都写在纸风筝上。



清明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既是节气的物候变化、时令顺序,又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因此清明节在民间历来都属于非常重要的日子。


每个地方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面对这些传承下来的老传统,我们应该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